

10月17日,以“非遗赋能健康 共享美好生活”为主题的第一届非遗健康生活大会在东阿中医药文化旅游区盛大启幕。大会由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聊城市人民政府主办,中共聊城市委宣传部、聊城市卫生健康委员会、聊城市文化和旅游局、东阿县人民政府、东阿阿胶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东阿阿胶”)、东阿中医药文化旅游区承办,吸引近百项非遗技艺亮相,让广大市民在沉浸式互动中感受非遗文化、中医药文化的独特魅力,开启非遗服务现代生活新篇章。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会长王晓峰,副会长兼秘书长庹祖海;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二级巡视员刘显世,非遗处处长、一级调研员张百科;聊城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柳庆发,市文化和旅游局党组书记、局长周江涛,市卫生健康委党组书记、主任,市中医药管理局局长张月莲;东阿县委书记田学超,县委副书记、县长于丙涛;东阿阿胶董事长程杰、总裁孙金妮等出席大会开幕式。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相关负责人,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有关部门负责人,全国各级非遗传承人,高校与研究机构相关专家,新媒体创作人,传统媒体记者等共计500余人参加。

王晓峰在致辞中表示,近年来,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秉持“以品牌活动推动非遗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理念,不断拓展非遗创新发展的新路径。选择在东阿阿胶城——国家级非遗项目保护地举办首届非遗健康生活大会,就是要探索非遗与现代健康生活相交融的创新方式,打造可感知、可体验、可分享的非遗健康生活展示平台,让传统养生智慧以更加生动的方式融入现代生活。

柳庆发表示,聊城被誉为“江北水城 两河明珠”,这片土地上孕育了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近年来,聊城市围绕非遗生活化,聚焦业态多元化,注重活动特色化,持续推动非遗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本次非遗健康生活大会,将通过一系列多姿多彩的活动,让大家全方位感受聊城和东阿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田学超表示,东阿不仅因阿胶而名扬四海,更因独具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而流光溢彩。东阿县将以此次大会为契机,进一步加强非遗保护传承,把传统技艺与现代科技、康养旅游相结合,开发出更多契合当代消费需求的非遗产品与服务,打造非遗健康理念的传播地、产业发展的集聚区。
东阿阿胶表示,非遗的生命力在于活态传承,发展力在于产业赋能,传播力在于文旅融合。在各级文旅部门的指导下,东阿阿胶将与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携起手来,共同探索“非遗+旅游+康养”发展模式,打造非遗引领健康生活典范,为“健康中国”建设注入更深厚、持久的文化动力。

大会以“三脉融合·五维共生”为理念,通过场景化设计、产业化链接、数字化传播,构建“文脉-医脉-产脉”三脉融合体系,通过“演艺-集市-康养-健身-传播”五维联动模式,展现非遗健康在现代生活的活态传承、全域渗透与价值转化。
开幕式上,南北非遗秧歌、安塞腰鼓、潮汕英歌舞等精彩节目轮番上演,以《盛世欢歌》拉开大会序幕,赢得现场观众热烈掌声。特色演出《非遗之光》大型主题秀,通过“药王”孙思邈在药王山采药、讲学等情景演绎,串联起“音律养性”“节气养生”“武术强身”三大传统养生篇章,系统展现中国传统健康智慧。此外,还有千万网红达人、文旅博主现场互动,带领观众领略东阿中医药文化旅游区的独特魅力。
本次大会持续至10月19日,期间举行非遗健康生活大集、非遗健康生活大讲堂等活动。非遗健康生活大集上,集结中医问诊、号脉开方、针灸推拿、养生美食、非遗运动等好看、好吃、好听、好玩、好用的元素。大集上还有非遗主题巡游和演出活动,通过五个巡游方阵,把山东大鼓、鼓子秧歌、京西太平鼓串成一线,川剧变脸、木偶戏穿插互动,营造出浓郁的传统文化氛围。
非遗健康生活大讲堂环节,国医大师、国家级非遗传承人等组成“大师团”,采取“理论+实操+答疑”模式,配套线上直播与互动问答,指导观众科学使用中药和规范体育锻炼,提升大众康养知识和疾病预防意识。同时,配套举办“熬东阿阿胶 尽儿女孝心”活动,邀请100组家庭现场熬制阿胶糕,同步连线北京、上海等城市的东阿阿胶鲜制中央工坊一起熬制阿胶糕,通过实景体验,帮助消费者亲手制胶赠家人,传递孝道文化。
未来,东阿阿胶将继续深耕中医药文化,探索“非遗+旅游+康养”的更多可能,为服务大众健康、创造美好生活持续贡献东阿阿胶力量。
